所有质量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近年来一定都很熟悉“6sigma”这个名字。六西格玛作为当今管理领域前沿理论和经验的结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电信巨头诺基亚将质量管理领域使用的各种统计方法整合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后来,美国电信公司整合并开发了六西格玛。直到20世纪9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才开始实施六西格玛并取得显著成绩,而六西格玛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西格玛的核心思想是“用数据说话,消除流程波动”,要求所有的业务改进决策和行动都必须基于可靠的数据分析结果。6sigma改进标准流程(DMAIC)分为五个阶段: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每个阶段都有有效的实施工具来保证业务的发展。但实践经验表明,单纯的6sigma改进最多只能使流程达到4.8 西格玛的水平。为了获得更高的质量水平,在产品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原材料的特性、生产中的注意事项、用户的使用习惯等等,于是6 sigma设计(DFSS)应运而生。如今,GE、陶氏、汇丰、海尔、联想等世界和国内企业巨头都是6sigma的实践者。
6sigma的成功故事也促进了它在全球的普及。近年来,中国的管理学术界和许多优秀企业也对6 sigma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6sigma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500家。然而,在普遍高涨的背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相当一部分企业的6 sigma并不成功,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缺乏最高管理层和其他管理层次的真正参与,缺乏对“变革”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的理解,没有将6 sigma活动细分到不同的层次,等等。如果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分析,主要原因显然是对统计分析工具的恐惧和误解,即大部分企业难以理解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即“6 sigma的非可视化”。
下一篇:6sigma管理与统计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