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佛商业评论》有数据提到:“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印证了中国企业还在创造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现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压力和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企业管理者迫切希望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乃至绩效的方法方法。
六西格玛(6Sigma),被MOTO、GE等欧美公司实践并取得巨大财务成果,被丰田开创,被戴尔等公司实践并取得成功的精益生产,进入了在市场上浴血奋战的企业管理者的视野。然而,精益和六西格玛是中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灵丹妙药吗?
每个管理不善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不幸;所有经营良好的企业都有相同的经历。不难发现,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成功的企业占少数,而失败和挣扎的占多数。
1.方案策划与企业自身战略不挂钩。
很多企业做六西格玛是为了六西格玛,把它当做一种时尚,一种“高级”企业的装饰品。
企业管理者一般会强调项目数量、六西格玛黑带数量六西格玛绿带数量、六西格玛培训次数等。他们只追求数量指标,根本没有业绩质量。
有时候,局部的改进会增加整个系统的运行负荷。企业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所有项目组都反映在当地取得了相当大的改善效果,但公司整体财务效果未见大的变化。这样的话,六西格玛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整体成绩。
如果改进项目的选择没有与企业自身战略挂钩,没有从战略任务中分解出来,而是由各个部门/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由于各个项目组所处的位置不同,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很容易从局部的角度去理解改进,缺乏全局观。整体效果,很难想好!
2.方案规划不充分
实际上,结果是不可预测的。对于六西格玛的工作,什么节奏,步骤,每个阶段做什么,组织什么团队去做,如何开展,面临什么挑战,如何解决等等。,要在初始阶段就做好计划,忽视任何一项都会导致后续工作出现意想不到的混乱。
很多企业动作太快。在高层还没有完全理解,中层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在还没有从管理层那里获得足够的心理承诺的时候,就开始强行推进,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信仰,又怎么能为之努力呢?当面对困难时,你如何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找借口逃避?
摸着石头过河是无奈的选择。如果能提前规划好河底的情况和过河的路线,就能活得又快又好,避免溺水的风险。
上一篇:八步法实现六西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