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种可以将一组数据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方法。如果中间值不同于左右值,数据中的一半值将小于中位数,另一半值将大于中位数。中位数不会受到数据集中极值的干扰。无论极值是否存在,中位数比均值更能有效地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为了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你就能找到它。
天行健管理咨询公司建议,在使用上述公式计算中位数时,我们应遵循以下两条规则:
1.如果样本数据的数量是奇数,中位数是已按顺序排列的中间值;
2.如果样本数据的数量为偶数,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中间两个值的平均值。
尽管如此,以上面文章中的时间(如何用算术平均来度量)为例,要计算中位数,我们首先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这些数据。
根据规则2,由于(10+1)/2=5.5,样本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我们取第五个数据39和第六个数据40的平均值,得到39.5。中位数39.5显示,在一半的天数中,准备时间小于39.5,而在另一半的天数中,准备时间大于39.5。
为了更好地解释样本数据个数为奇数时的情况,我们先拿出上例中的第二周(5天),也就是第6天到第10天。
根据规则1,由于(5+1)/2=3,中位数为中间数(此处为第三位数字),当样本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等于40。
2 、众数
众数是样本数据集中频率最高的样本值。极值对众数影响不大,与中位数类似,但与均值不同。因为众数比平均值和中位数在样本间的变化更大,众数只能用于描述目的。测量变量时,经常发现没有众数或者有很多众数。以上面提到的准备时间为例,因为有两个值出现了两次,所以有两个众数,一个是39,另一个是44。
上一篇:如何利用算数平均值来进行测量
下一篇:测量分析中四分位数的应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