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热处理工艺提高钢板断裂强度。经过热处理后,合金钢板的抗断裂性能会得到提高,但工艺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希望考虑可能影响断裂强度的四个因素,确认哪些因素真正重要,然后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这些因素及其测试水平如下:
答:加热温度,低水平:820,高水平:860(摄氏度)
b:加热时间,低级:2,高级:3(分钟)
c:转换时间,低电平:1.4,高电平:1.6(分钟)
d:保持时间,低级别:50,高级别:60(分钟)
由于仔细考虑了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决定采用全因素实验,并在中心点进行了三个实验,共19个实验。
第一步:全要素设计(创造)计划
步骤2:适合所选模型
按照上面显示的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填入上表的最后一列,即可得到测试结果数据。
拟合选定模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整个实验的目的选择一个数学模型。通常首先可以选择“全模型”,即模型中包含所有因素的主效应和所有因素的二阶交互作用效应。经过仔细分析,如果发现一些主效应和二阶相互作用效应不显著,那么下次选择模型时,应该删除不显著的主效应和二阶相互作用效应。
选择[统计]=>[DOE]=>[因子]=>[分析因子设计]打开分析因子设计对话框。
点击项目选项,按照模型中包含项目的顺序选择2(即模型中只包含二阶交互和主效果项目,不考虑三阶以上的交互),不勾选默认的“模型中包含中心点”。单击确定。
在图形选项中,在效果图中选择“正常”和“帕累托”,在标准偏差图中选择“正常”,在残差图中选择“四合一”,在残差和变量图中选择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转换时间和保持时间。
在存储选项中,在拟合值和残差中选择拟合值和残差,并在模型信息中选择设计矩阵。单击确定。
结果如下:
拟合因素:强度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转换时间和保温时间。
估计效果和强度系数(编码单位)
结果:
分析点1:分析评价回归的显著性。它包含三点:
(1)看方差分析表中的总效应。方差分析表中,主效应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原始假设被拒绝,总回归效应被认为是显著的。
(2)看方差分析表中的错配现象。方差分析表中,错配项的p值为0.709,不能否定原假设。认为回归方程不存在因高阶相互作用项缺失而导致的失配现象。
(3)看方差分析表中的弯曲项。方差分析表中,弯曲项对应的概率p为0.633,说明原假设不能被拒绝,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弯曲现象。
分析点2:分析评价回归的总体效果。
(1)两个确定系数,R-Sq和R-Sq(调整),计算结果表明,这两个值分别为92.49%和83.11%,两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说明模型还需要改进。
(2)对预测结果的总体估计。计算结果表明,R-Sq和R-Sq(预测值)分别为92.49%和53.68%,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残差的SSE为288.14,PRESS为1778.45,两者差距较大。说明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使用当前模型,有很多点离模型很远,模型应该进一步改进。
分析点3:分析评价每种效果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在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影响显著,而转化时间影响不显著。在六个双因素水平交互作用效应中,只有加热时间*保持时间是显著的。说明本例中自变量与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改进模型时应删除这些主要影响和交互作用。
对于每个效果的意义,计算机还输出一些辅助图形,帮助我们判断和理解相关结论。
帕累托图以各效应T检验的T值绝对值为纵坐标,按绝对值排列。根据选择的显著性水平,给出T值的临界值,将选择绝对值超过临界值的效应,说明这些效应是显著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保温时间和加热时间*保温时间是显著的。
正常效应图,其中因子效应离直线不远,表示这些效应不显著;相反,它意义重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保温时间和加热时间*保温时间是显著的。